{{ title }}
{{ errorMessage }}


{{ errorMessage }}





{{ registerSuccessMessage }}

梅戏进课堂 湖北竹山520名小学生变身“小戏迷”

  • 来源: 人民日报
  • 2019-07-06 11:58:23

摘要: 竹山县目前有30所“相守计划”项目学校,分为“开口有益、下笔有形、上网有技、动手有能、互助有爱”五种类型,通过开展手工类、文艺类、运动类、生活类等30多个项目,让数千名留守儿童学相守、玩相守、爱相守。“相守计划”公益项目是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中国烟草总公司联合发起,旨在资助和扶持西部地区小学校长及留守老师自愿

表演前,小学生化妆。

学习黄梅戏“一招一式”。

  “为救李郎离家园,谁料皇榜中状元,中状元着红袍,帽插宫花好新鲜……” 6月23日上午,在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小学校园里,悠扬婉转的黄梅调萦绕耳畔,虽稚嫩却别有一番韵味,该校520名小学生正用心表演和感受着黄梅戏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,小戏迷们的一招一式,充满戏曲韵味。手、眼、身、步配合协调,时而可爱、时而大方、时而柔情、时而爽朗,唱念做打,有模有样。

黄梅戏

集体展演。

  “我校是‘相守计划’项目学校,有学生1145人。去年以来,学校依托‘相守计划’‘开口有益’类型,开设了黄梅戏戏曲课这一特色教育,将一些经典的唱段引入课堂。在活动展示方面,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黄梅戏经典名段演唱会、戏曲沙龙、黄梅戏知识竞赛、黄梅戏展演等展示活动,让学生“身临其境”、亲身接触、用心感知,这样寓教于乐,学生不仅能认知传统文化,更能从中收获快乐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。如今,《女驸马》、《对花》等黄梅戏经典唱段,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轻松哼唱几句。”得胜镇小学负责人介绍。

 黄梅戏动作有模有样。

  “学校从四年级开始开设黄梅戏兴趣班,现在兴趣班学生有520人,其中很多都是留守儿童。这个兴趣班的成立,有助于学生了解黄梅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,也丰富了留守孩子们的课余生活。现在,学校很多学生都通过这个兴趣班喜欢上了黄梅戏。”得胜镇小学黄梅戏兴趣班老师朱芳坦言。

小学生“身临其境”感受传统文化。

小戏迷们体味传统文化魅力。

  据悉,竹山县目前有30所“相守计划”项目学校,分为“开口有益、下笔有形、上网有技、动手有能、互助有爱”五种类型,通过开展手工类、文艺类、运动类、生活类等30多个项目,让数千名留守儿童学相守、玩相守、爱相守。“相守计划”公益项目是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中国烟草总公司联合发起,旨在资助和扶持西部地区小学校长及留守老师自愿、自主开展面向本校留守儿童的特色关爱活动。(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学校 朱本双 陈耀华)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

  • 标签

今日头条

热点关注